近期有感(支离破碎,叙事混乱,酌情阅读)
序
自从这个博客网站创建之后,我就再也没有来写过东西,也没更新过了。最上一次更新,可能还是2020年12月,上传了一个自己些的单词问答的小功能。用的jquery和php。那时候也不懂什么设计模式,就处于能跑就行的一个状态。
今天,在几乎三年之后。我又回来更新了。不过不是一个技术向的博客,而是我的一个个人的近期感悟吧。我认为还是挺有意思的。想着记录下来,还是很有意义的。(反正是我自己的博客,也没别人看^_^)
本次的博客,本来我是写在自己的onenote笔记里的(里面记录我很多的随笔的想法、感悟)。不过这一次,我觉得这次的思考,算是我的人生态度的一个比较大的转变吧,为了防止自己忘记,也是不断的提醒自己,所以记录下来。(而且,今天室友都出发去考研了,就我一个人在寝室,非常的自由,可以写点什么。也是怕自己今天这么重要的感悟,明天早上起床就忘记了,那可真是太可惜了。)
前情回顾
这次的博客,算是我这三年来,所有的经历想法等等的一个集大成者吧。没有过去三年的经历,也不会有我今天的感悟。所以正好借着这个机会,回顾一下过去的三年。
2021
实习
这一年,最主要的,就是干了一份实习(上半年稀里糊涂的把大专的第一年混过去了,然后吃中专比赛的老本去找工作的)。做的最擅长的linux运维。公司不错,压力也不算大,早九晚六,基本不加班。后面自己独立的负责了几个项目,还涨薪了。这家公司,我最看好的就是他的redhat,nvidia,oracle的下游经销商,也算是背靠大厂了吧,做的客户也都是蛮大的公司,服务器的体量都比较大。也是因为是下游经销商,能有一些免费的培训和证书,老板还考虑让我去参加nvidia的AI集群部署培训。以后专门负责这块项目。说实话,这段实习的经历,我还是很喜欢的,无论是技术方面,公司氛围方面,我都挺喜欢。不过,那段时间,也正好是我开始决策是否要去备考专升本考试的时候。说实话,做选择很难,那段时间,经常思考,决策到深夜一两点(或者是学专升本的课程)。然后早上八点起床上班。整个人都虚的一比,还浑浑噩噩的。
这段时间,听的最多的,大风的《范进中举》,就非常的愤世嫉俗。
专升本备考
最终我还是选择辞职,去考备考专升本了。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,没有明确的目标,就是觉得该考,就去考了,也不知道本科能给自己带来什么。稀里糊涂就为了一个专升本考试,放弃了一个还不错的工作(不过,这也是我自己的抉择罢了,也没什么好说的)。当初可能单纯的就是想要证明自己吧,既然你学习这么好,不去考个本科就多少有些可惜了,主要是这样的思路。但是其实并没有想清楚,自己考上本科后,能够带来些什么(只是模糊的觉得,本科里,可能学习到的知识更加扎实,可以有更多的选择。)。就是一份执念,能考上本科就是好,就能证明自己,这种思路吧(所以,其实要是沿着这个思路,我应该会去考研,因为逻辑上是完全一致的。具体为什么放弃考研了,后面继续说。)。
理想主义
说实话,那时候,主要的思路,还是比较理想化的(我自认为,我其实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理想主义,比较天真,不切实际的人),觉得,我只要能够学的好,能有技术,能研究出东西,就是牛逼,整个人的观念,还是比较停留在“象牙塔”内的思路,需要基于一个人造体系(比如校内的成绩,学历),去给自己赋予价值,而不是自己给自己的选择赋予价值。所以,不断的寻求外在的机制体系,去给自己赋予价值,而不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。
同时,“象牙塔”的这种思维体系中,让我保持着天真的理想主义,总认为自己能够有才能,去做出什么改变,所谓change the world,再不济,也要留下些什么。总是去追求宏大叙事,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主角,成为一个宏伟故事的核心人物。有着什么样是宿命感。而通常这样主角的命运,要么,有足够强的家庭背景,要么,就是有足够的天赋,通过自己的天赋,去开创一些新的领域。所以,我会一直保留着一些极客的思想,想要不断的去钻研技术,能够终有一日做出些什么惊人的东西。至少,那个时候的我,主要的思想还是这样的。所以,就为了这样的一个理想主义执念,我选择去专升本,因为至少,专升本,我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,更多的理论,能够让我更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主义。(PS:那个时候的理想其实还是基础科学的科研工作,但是,这种理想是比较脱离现实的。只是执念,或者是完全的理想主义。之后,我会逐渐发现,和现实脱离的理想的荒谬,不过都是后话,之后再详细讲)
写到这里,正好听到,推荐一首,醉话江湖-河图,很符合我现在的状态。
2021的后半年,我就辞职,专心开始备考。跟着报了的备考班,开始复习学习。不过其实学的挺摆的,因为没有一个核心的动力驱使着我去学习(理想主义,不结合实际,是空中楼阁,导致并不会有实质性的动力)。反正也是恍恍惚惚的,把基础的内容都学完了,高数,计组,数据结构。然后,这一年也就差不多了。
2022
专升本考试
2022,整个上半年,就是在备考专升本,以及参加专升本考试中过去了。
其实,专升本备考,复习到后期,已经基本没有动力了。毕竟我原生的考试动力,就是非常的空中楼阁,不结合实际,自然也就无法提供实际的动力。那段时间,总是过度思考,焦虑,失眠。但是就是没有持续的学习,基本上都是,爆种学个三天,然后摆了一个星期的那种。看哲学视频,看学习方法,看作息方法,看各种的方法论。但是,因为没有基本的脚踏实地动力去支持这样的努力,那看再多的方法论都没有用。其实,最重要的是要去开始实践,并且建立一个能够说服自己潜意识的目标。到了备考后期,我就已经完全强迫自己去相信一个虚无缥缈的信念“只要我考上,就可以什么的不用想了”这样的信念,才能给我一丝的动力。
其次是,我不断的看各种的学习方法,但是都很难去实践。总是害怕浪费时间,要是失败了,那就又浪费自己备考的时间,总是希望能在最好的状态才开始学习。有些完美注意的感觉。
所以,其实,我认为,努力的前提:
- 你要知道自己的目标,足够充分的认识自己,要结合自己的实际,而不是完全的沉浸在自己的幻想(理想中)不结合实际,那这样的目标是无法提供实际动力的。
- 其次,你需要有不断实践的精神,不断的去实践方法论。在实践中,结合实践的结果,不断的改进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。而不是期望找到一个方法。纵使实践结果不佳,也可以继续改进,至少是在学习的。比完全的决策瘫痪的状态要好很多。只有不断的实践,不断的改进,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。去尝试才行。
即,一个结合实际的理想(充分认识自己之后),以及不断实践的方法论。结合实际的理想,是基础,实践的行动。我过去的两个误区,一个是没有清晰的认识自己,从而选择的空中楼阁的目标,从而无法提供实际的动力。(当然,我不是说理想主义不好,而是需要结合自身实际。如果你的家庭可以支持你(经济上以及其他方面)去不计物质条件的去追求你的理想,那么你是幸运的,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物质条件的)
不过,不断怎么说,最终,专升本考试还是过了的。虽然复习的时候,心态很差,但是考试的时候,我的状态很好,可能和我过去的考试经历有关吧。
暑假
考完之后的暑假,说实话,我非常的恍惚,都不知道发生了些什么。考上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喜悦,只是一瞬间的开心吧。更多的是空虚和迷茫,“我终于考上了,那我有得到了些什么呢?我过去我这些折磨,焦虑和痛苦,又值得些什么呢?考上之后呢,我又该干些什么?本科究竟是什么样的?”我都不知道。
那个暑假,其实,我什么都没想,只是知道,我终于考上了,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。又出去玩,在家躺尸什么的。算是,勉强修复了备考的较差的生理和心理状态。其实感觉都没发生些什么。一瞬间,这个暑假就过去了。
考上之后,心中,只有迷茫和空虚。迷茫,是对未来的目标,学习的动力,都不确定不知道。空虚,是我这么多的努力,折磨,最终就换来一个入学通知,没有任何的实际的收获感或者成就感。
入学
9月,入学,还是迷茫。就先走一步看一步吧。按照以前大专的思路,向着能好好干,跟着老师做项目什么的吧。但是,其实,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。过去的目标和方向,都是老师,比赛给我的。我只是跟着做而已,也不知道自己真正要做什么,只是把老师给的任务做好就行了,得到的成就感,大部分都来自外部给的认可和。(但是这套思路,在本科中,就不适用了)
之后,反正按部就班的就干,就把老师给的东西,干好就好了。把上课的东西干好了就好了。期间干过ACM,认真搞搞开发。都有碰过,但是,无一例外,都没有什么成就。因为,没有都是没有基础动力的,我非常的迷茫,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,所以就把看起来牛逼一些的东西,都做了一遍。只是,没有清晰的目标,且外界的压力和动力,都很少的情况下,除了最开始的新鲜感,和优越感以外,很快,就会因为同龄人的对比和超越,而动力消退,而我又缺乏内在清晰的目标或者动力,也没有外界的目标和动力。所以,最终,做的一些事情,都没有做出什么成果,只是不断的浪费自己的时间。包括中间还有一门课,优化算法,我算是学的比较认真了,但是最终的课程设计,虽然做了两个星期,很累,但是还是比不过人家有基础的,干过数学建模比赛的人。(对,还有就是,本科生中,人与人的起点开始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了,大家不是一个起跑线上了,不是公平竞争,我在努力也赶不上人家。这让我的动力消退)
迷茫、动力——动力源剖析——竞争与权威规则下的路径依赖
可以看到。过去近20年,我的动力,都是源于“竞争”,我只需要在一个规划好的等级制度中,通过一个好的态度,不断的努力,就可以去公平竞争到一个不错的成果。这一直是我的动力。但是,实际上我并没有真正的知道,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东西,我只是不断的在一个又一个体系中,去竞争,然后登顶(初中是学习,中职是比赛)。而当这种竞争,开始不公平,当赛道,开始多样化,当等级制度的划分不再足够的清晰。我就开始动摇,开始逐渐的动力减弱。
过去,我非常抵触,蔑视那些,不干“正经事”,把精力放到一些其他事情上的人。我认为他们这样做,就是“错误”的,我只要,把所谓“正经事”干好,把精力都用在这上面,我就是“正确的”,就是好的。在初中,这样的思路,大体上,没有什么问题,甚至可以有不断的正反馈,“只要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这种正经事上,就可以有好成绩”,这种好的成绩,就是不断的正反馈。那些浪费时间去打篮球,学画画,学乐器,学摄影的,都被我认为是不重要的,是可以舍弃的,我的生命中,就只有“正经事”这一件事是可以被允许的。(突然想到,当初去了一次摄影社团后,就再也没去过了,认为这样的艺术,娱乐是完全的浪费时间)后来,在中职,我只要好好的干我的比赛,就是好的,就是会有成绩的。但是,其中这个时候开始,赛道就已经开始分化,多元化了。只是,虽然我意识到了。可以有打比赛和好好上课两条路。我选择的是,把两条路都走到最好,至少,那个时候,我还有足够的精力,去把两条路,都走好。既能打好比赛,也能拿奖学金。所以,那个时候,我也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这样思路的谬误,只是大概感觉到不对劲。其实,那个时候,我仍然是对自己迷茫的,只不过学校里的老师,比赛,给了我一个“正经事”去做,以及比赛的奖状和奖学金,给了我一个”竞争奖励机制“。让我不断的去竞争就好了。
其实,这种思路,最根本上的,就是对一个权威,一个规则体系的完全顺从。这种规则体系,给出一个固定的”竞争体系“,以及一个一定正确的”正经事“。只需要不断的去做”正经事“,就一定100%能够在”竞争体系“中,得到成果。这种固定化的路径。而我,就是对这种固定化的路径的强依赖。我的所有抉择,所有行为,并不基于”自我“,而是去考虑,这个体系中,我该如何去做,才是正确的,怎么做,才是最好的。这可能就是大部分intj的想法。认为自己的世界足够逻辑化,自己只要足够逻辑化,足够的理性,并去执行,就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。
方法论
自我建模分析——世界建模与分析
而事实上,这个世界并不是逻辑化的。社会是人以及人之间关系的集合。而人之间,存在情绪,并不会像物理规律那样,绝对,逻辑。而是有更多的内容去考虑。诚然,可以有一些过去的优秀经验去借鉴。但是并不代表,就一定能100%的达到成功,或者,这种经验也不一定适合你。不同时代,不同的人,不同的经历,不同的环境,都会有不同的结果。我愿称之为玄学。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的。诚然,历史是可以借鉴的,也可以说人类的历史的螺旋上升的。但是,我认为,未来的一切,都是未知,每一秒,每个人的状态,都在变换,过去的经历不断的改变着你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和状态。一切未来的东西,都是不可预知,不可预测的。这并不像物理,或者数学那样,恒定不变的规律。人是会变的,一个人,会变,而大量的人的集合体,这个社会,每个人,每天的变化,都是会相互影响的,这样的变化,我认为是非常,甚至是不可能去量化研究的。(感觉就类似于大脑的神经元),数量太多,而每个独立的个体又不断的变化。可能你昨天刚刚总结出的规律,第二天,就又不适用了。可能是你生理状态变化了,心理状态变化了。环境变化了。人际关系变化了。都有可能,变数太多,基本是不可能做到量化的研究。
感受,实践,总结,提升。
如此想来,我过去的,认知自己,认知世界的方式,就仿佛是希望能够将整个世界,基于我自己,建立一个可预测的模型,不断的总结规律,使得自己能够精准的预测,去指导控制自己未来的行为。而这种方法,最大的问题,就在于:物理的规律,是恒定不变的,它不受到时间,或者空间的影响,是恒定的。而我自己的状态,是不断的变化的,其中变量太多,并且大部分,不是可以人工控制的变量,就如上文中所说,每个人,每时每刻都在经历,这些经历,会让他变化,而一个人的变化,又能够去影响他人。人又是生活在社会中的,这样一个大的集体中,每时每刻发生的变化太多了,难以分析。同时,人脑并不完全是逻辑性的。更多的是一些感受,潜意识,你的经历会逐渐的改变你。但是这种变化,并不是能够被语言这种符号系统量化的的一种变化。让其变化更加难以分析,同时,这样思考,想要完全的对任意一个社会中的人进行建模,都需要完全的去分析整个社会,才行。而社会又不断的和这个物理世界,生态世界进行交互。几乎就是需要完全的分析整个世界(当然,如果真的有一天,能够完全透彻的分析这个问题,那那个时候,想要量产成功人士,量产奇迹,就是完全触手可得了)。
那么既然,很难或者至少现在不可能对整个动态系统去建模分析,那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向上走呢?很简答,原始人不懂火的原理,但是仍然会用火。工人不懂电焊的温度或者材料学,仍然能焊出最好的焊缝。卖油翁不懂流体力学,但是也能穿铜钱倒油。无他,唯手熟尔。我们虽然无法完全的对这个世界建模分析,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使用我们自己,不断的去实践,去尝试,这次失败,那就调整一下,如果比上次结果好,那就OK,不好那证明方向就错了。不断的去尝试,大力出奇迹。就像练字,画画,学习一门技能一样。不断的去尝试,去思考,总结,调整。去联系。才能尝试出一个,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论。
即,结合之前的动力剖析,也就是,世界,并不是一个权威下的逻辑体系。世界上一切的逻辑体系都是人造的——包括数学和物理规律。而世界本身,是一个混沌造物,人不过是在混沌中,艰难的剖析出一点基本的东西罢了。这些脆弱的规律,随时可能被新的发现打破和取代。作为一个人,一个独立的,自由思想的个体,不能被束缚在人定的规则体系中,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认识这个世界。尽信书,不如无书。要尝试着,自己去做那本书,去不断的实践、尝试和总结,去写自己的书。纵使你的书大部分和传统的规律差不多(基本道德,基本善恶观,一切基础的,基于人的本性发展而来的东西),但一定会有唯一署于你自己的那一两句出彩的话语(这才是你真正的自我)。自我,不是想象,不是幻想,就能得到的东西,不是我觉得我是这样的人,那我就是这样的人了。而是要不断的去实践,去尝试,去总结,自己体验过这个世界之后,浓缩出来的,才是你的自我。
能够打破这样规则,愿意去挑战权威,有自己想法的人,这种特质,我也在很多人身上见过。只是,以前,我知道他们这样做,是有他们的道理,但是,并不完全的理解。那时候,特别是中职,我也很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自信,能够果断一些,能够做出自己的决断,而不是什么都考虑其他人,考虑什么是真正正确的事情去做,从而很难和人建立真正的联系,因为我都没有”自我“,又如何能够和他人去建立联系。你连”自我“都无法真正建立,又何谈爱自己或者去爱别人呢?
权威竞争体系的打破——自我发现
回到这个竞争的路径依赖的问题上来。刚刚说到中职。而最终,到了本科和大专的时候,就会发现,赛道多的数不胜数,想要把每个赛道都做好,是基本没有可能的。你可以去竞赛,去考证书,去实习,去和老师做项目,也可以去升学。不可能有精力去完全做好每一个赛道。至此,我开始迷茫,从大专开始,2020年。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,害怕去尝试任何一个方向,害怕尝试之后,会把自己过去的积累也丢掉。同时,也不再会有任何,仅仅是因为我的态度好,而来主动找我的机会了。我就开始窝在寝室里打游戏。最多中间做了个小的博客的功能,还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而做到。到了本科也是一样。
在大专和本科里,不会再有机会,仅仅因为你态度好就来找你了。一方面确实是我学制的问题,初始的主动起步机会我都错过了,大一大二,那些比赛来班级里找主动的,态度好的同学参加。而我都没有这样的机会(可恶啊)。如此一来,想要再加入,就只能自己去主动找了。过去的我,都是自己足够努力,机会主动来找我的。我从来没有想过,我自己想要什么,自己的目标是什么,目标从来都是别人给我的。即没有自我,也就缺乏自己内源性的动力,去主动的做些什么。我从来没想过,如果自己真正自由了,要做些什么,只是不断的给自己找”正经事“去做而已。所以,当我真的自由了,真的可以自己去选择,自己去追求了,我反而没有任何的动力去追求任何一个东西。最终就是什么多不想去,窝在寝室打游戏。
自我的构建和反思。
这样的思路,其实一直持续到近期吧,我才真正的意识到这个问题。而,也就是写这篇博客的时候,我才真正的清楚的理解到这个问题本身。包括我那时候,专升本,以及专升本之后,都只是一种“找正经事干“的行为,不断的希望在一个权威体系中,给自己找一个,看起来好像是”正确“的事情去做。而从来没有想过,做这件事情,究竟目的是什么,能够给我带来什么。我最终的目标到底是什么?这件事情能让我更接近我的目标吗?这些都没有想过,只是,不断的在一个权威的体系里,去找所谓的”正经事“去做。期望着能够给到自己正反馈。只是,越是到本科大专里,这种正反馈就越少。甚至慢慢沦为稍微优秀的普通人。大家的起跑线都不同。竞争难度本来就不一样。更加降低的起步的动力。
可以说,我过去在别人眼里,无论是卷王也好,学习好也好,理科男也好,都只是在这个权威体系中,下意识的逻辑行为罢了,并不是真的自我。我也从而都没有考虑过真的自我该是什么样的。因为我从来都没有以自己,主动,自发的去经历,去体验,去实践这个世界。我所有的行为都是基于当前体系中”正经事“的指导,去行为。而一直压抑着自己主动的想法,从而没有基于自己主动的想法去探索这个世界,也就没什么”自我“可谈。因为所有的自发性的,自愿性的行为,都被过去的我认为是禁忌的,不行的。自然也就没有自我探索这个世界的机会。也就不会有一个自我的发展的机会。连”自我“都处于非常幼稚的状态,又何谈目标,又何来的自源性的动力呢?
就是一直到最近,我可能才开始,逐渐允许自己,执行自源性的想法。我想要做些什么,就直接去做就好了。不会再考虑,那些是正经事,那些不是,不再压抑自己的想法。想要去做的事情,就去做。可能,这一切的原点,都是基于,我放弃了考研,放弃了权威体系中,所谓的”正经事“
放弃考研
其实,在本科的两年里,没有什么太多的思考的时间,第一个学习,浑浑噩噩的混过去,第二个学期就要开始考虑是否要考研了。然后考完研就要毕业了,其实没什么时间给你去考虑。
一开始,混完第一个学器后,我仍然是迷茫的,是没有自我,没有目标的。对于未来也没有任何的期望(可能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放弃考研之后,什么都不想,什么都不做的原因)。第二个学期考试,迷茫的我,也就,随着”正经事“,开始考研了。但是,仍然是老毛病,总想着,每个赛道我都要干到最好,考研的同时,校内的专业课也卷,每门课,都要学明白,搞不明白的深度学习,下课之后,也去图书馆看公式,看原理,直到理解了才行。从而,搞得自己压力很大,同寝室考研的室友,校内的课程,直接,能过就行的态度,甚至最终大作业也是我完成的所有代码和文档。这样的两头发力,让我自己压力很大,考研的课程也很艰难的跟上节奏,因为的确实一直都比较刨根问底(或者是我单纯的天赋不够天才),在原理上,也花了很多时间,不像室友,重点都在做题上,会做题就行(这才是应试教育该有的心态,可惜我不行,这不是我)。
这样大的压力下,到五月份,我直接停止学了一段时间,专心的搞课程大作业,最终成绩都不错,也拿到了奖学金。但是考研的压力就更大了,拉下的课程还要补,本来就落后的专业课更是一点没学。同时,那时候,我终于开始有些领悟了,现在的体系规则里,竞争努力,不再是能100%达到你想要的成果了。因为你已经接触到了,那些原本就为数不多的上层人了。那么,上层人,本来自己人就位子都不够坐了,又怎么可能再让给你一个外面的人,纵使你再努力,又有什么用呢。现在已经逐渐到达一个位置,普通的努力已经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了,要么是天赋,要么是背景,有其一,才能达到,我想象中的(这个可能展开讲讲,不过这里就说,理想还是要脚踏实地,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,否则就是幻想。),研究生能够带给我的东西。但是,很可惜,我两项都一般,卡在中间的人,比下面好一些,比上面又比不了。本科已经跨过了不错的门槛了,研究生不过是砝码。所以,我最终决定放弃考研,去实习。
说实话,放弃考研,我考虑了很久,可能是我确实没有天赋,可能是我性格不适合考研,我的自我就不是适合考试的人。我讨厌应试教育。我更希望能够深入的学习了解一个知识,而不是当作考试的工具。只不过,对于现在研究生考试的知识量,我的天赋已经不支持我把所有东西都学透彻了,再去考试。总是,这样的应试考试,让我愈发的看不到希望和意义。我也是非常的抵触。
总之,在放弃考研之后,我开始,更加注重自己的内源性的想法,开始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。可能是因为放弃了”正经事“,彻底的退出了这种权威规则下的竞争游戏。(同时,之前忘记说一点,之前说一直压抑自己的内源性的行为,最终的结果,就是,只要我没有外界的压力,我就一直把自己闷在家里,也不出门,就自娱自乐,但是也不知道干些什么,也是非常无聊的状态。不过,其实20年疫情的那段时间,也是我有那么短暂的几个月,我能跳出竞争游戏,完全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。因为疫情,所有都停摆了,我也就能够无压力的去做自己想要的东西,而不会有负罪感。那段时间,其实还挺充实的,学了很多东西,摄影后期,星空摄影的知识,了解天文的基本知识,练字,画画的基本知识,这种内源性的目标和动力,才是可持续性的。)放弃考研之后,开始有逐渐的允许自己去以内源性的目标去行事,去实践。但是,自我的发展仍然需要时间也需要实践,所以,其实我也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大的自源性的目标。
放弃考研之后,一直过了秋招,找了几个公司,但是都没做的好,觉得不舒服,后来就走。放弃考研之后,一直都挺摆的,就迷茫,但是不焦虑,直接彻底放弃自己的一个状态。什么都不想,什么都不要,只要能活下去就好了,对未来没有任何的目标,也没有要求,当然,也没有焦虑。这段时间,过的确实不错,很轻松,没有压力。可能也是intj的经典思路,我要么功成名就,要么就万劫不复。既然不能在竞争中出头,那就索性直接开摆。什么都不做就好了,做这个世界上,最烂最烂的废物就好了。我都放弃竞争了,那还努力什么,还要目标做什么,还考虑未来做什么,能活下去就行,工作能养活自己就要,也没别的要求。只要能活下去就行。没有任何其他的人生追求。以这样的心态,过了几个月。其实这样,活得确实是挺轻松的。
未来,想法,寻求突破
不过,其实,我这里,有一个误区。人生,并不是只有一个赛道,权威规则的竞争游戏,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。我认为我仍然有这样的思路,是因为,在过去,我是整个世界,就是这个权威规则构成的,逻辑化的路径世界。我不敢越雷池半步,从而自然不清楚这样的世界外面还有什么。自然,在放弃这样的竞争游戏后,会觉得这个世界都崩塌。 但是,实际上,这个世界是有很多赛道的,在打破束缚自己过去的规则之后,要去建立自我,在这个世界上,找到自己的位置,找到自己想要的赛道,找到自己的方向。过去规则世界,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,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,你有更多,更大的世界,去探索,去实践,去找到自己的自我,找到自己的目标,去规划自己的未来,在世界中,有很多,你想要的,你想要去完成的,以这些为目标,去努力就好了。而不是仿佛世界崩塌了一样,自己彻底的放弃自己。
一直到现在,前两天,和一个公司的老板,谈了挺多。确实,认识到了,我需要对自己的未来,对自己,对自我,的未来,有一个明确的规划,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不断的去实践,去总结,确定自己的目标。过去的过,因为脱离了竞争体系,因为缺乏自我,而迷茫。现在需要为了自己而活,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努力。
不过,说实话,我现在的主要目标,我想了下,其实就是钱。别的都无所谓。 什么技术,什么极客思维,都是放屁,有钱才是第一位。为工作做的技术,写的代码,都不是自我实现的一部分,只有自己的project,才是未被异化的劳动, 才是自己的价值,而为了实现这样的极客思想,唯一的缺陷,就是钱,设备,时间,都是钱可以买到的。所以,我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钱,什么赚钱,我干什么。
关于极客思维,和工作
PS:所有和工作相关,或者校内的项目,这种外在的压力的东西,都不是能够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东西,都是可以被认为是被异化的劳动。都是为了满足其他的人的想法的产物,再不济,也是要考虑一部分其他人的想法的东西。所以,我现在认为这种东西,就不能以极客的思维去看去做。而是把它们都当作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,只要能把问题解决了,把牛皮吹的好看了,客户(老师)满意了,就好了(即,只要达到最低的要求,超出要求的一点都不要做),不用管用的技术是否新,写的逻辑是否好,实现方式是否优雅。不能以极客的方式去思考。如果后续出现了问题,那就更好了,售后还能继续赚钱,只要能锅甩出去就好了,要是客户要提升,那就得加钱,又赚一波钱。
极客思路:project的目的,就是玩,不考虑实际应用,就是自己的想法,就是整活,技术是要最新的,代码是要最清晰的,设计方式是要最优雅的。
劳动思路:现有问题,是要考虑应用型,技术是要适合去解决问题的,不考虑是否是最新的,也不考虑实现是否优雅,只要能解决问题,基于事实的吹牛,把客户(老师)搞得开心了,那就OK了。首要目标的解决问题。当然,工作中的项目,自然也是要好好做的,因为这和你的收入,你的收入的提升,有直接的关系。工作中,最重要的,是去解决问题,把问题解决掉,无论用技术的方式与否。而不是看你的态度,或者你是否努力,而是看你解决的问题。
极客的思维,是为了自己的整活,自我娱乐,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,是不用考虑商业价值和应用的。而劳动的目的,是去解决问题,你要把这个东西,当成一个问题去解决,只要大家都开心,你能拿到钱就好了。
总结
至此,我把过去三年的一些东西,都记录一下, 总结一下。其实,现在的想法,挺,怎么说呢,就是,总结了一些东西吧。跳出过去十几年的世界,跳出逻辑规则竞争的框架,去规划自己真正的自我和方向,去努力,去实现真正的自我,去探索这个多彩的世界,从更多的角度,去探索这个世界。过去的我,如管中窥豹。现在的世界,思路打开,赛道太多了,可以探索的东西太多了。不断的去探索,去实践,去总结就好了。
2023.12.24-01:00,圣诞快乐!
这里之后是一些碎碎念和灵感,我也不知道放在哪,就突然想到了。就记下来了。
其实,能够做到,把外部给的压力,做好,是一件很好,很不错的能力了。只不过,不能盲目的止步于此。因为外界的压力不会一直在,而且这样,最多也就是随波逐流罢了。这个世界不缺努力的人,但是缺乏真正认知自我的人。如果能够到,清楚的认知自我,有结合实际的清晰的目标。去努力的做好自己想要的(而不是外界想要的)东西,那就更好了。那就活得明白了。
反正,最终,就是,技术不是唯一。要以更宏大,更切实际,的看法去看这个世界,而不只是技术。不能沉浸在自己的技术幻想了。要更全面的去认识这个世界。认识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要决定自己的方向,不能说,技术不行了,我就直接开摆了。排除法,找到自己的方向。
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,把问题解决好,才是目的。技术只是解决问题 的手段。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了。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,单纯的技术,没有任何的意义。
感觉,越是长大,和世界的接触反而越少了。生活反而越来越不精彩,不再有不停的新事件出现,而是陷入了一种旧事件的循环。所有发生的事情,都是见过的,都是已知的。就像一个缺乏创一个RPG游戏,游戏内全是初始的事件的循环,让人没有探索的欲望。
突然有很强的情绪。想要表达出来,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样。脱离了这个世界的感觉,站在高处,站在这个世界之外,去看这个世界。去感受。As that I’v never been a part of this world。想写些什么,画些什么,感受自己的笔,绘制出自己的情绪,但是又没有这样的技术力,这可能就是我想学画画的原因吧。表达自己的抽象的情绪。不是文字能描述的。挺这种,静的纯音乐,可能是比较隐匿的蕴含着强烈的情绪吧。去感受。
有时候觉得,悲伤可能其实是一种让人爽的行为。悲伤的本质,是放弃坚持,放弃压力。一种脱离这个世界的感觉。我现在的状态也没法做到非常的客观理性。我确实知道我现在有些强说愁的感觉。但是,我觉得,其实压力,焦虑到极致,才是最痛苦和不健康的。悲伤本身,其实是一种释放,一种快感,是释放了自己压抑的情绪。其实是一种健康和快感的情绪。反而压力,焦虑,这种不断的压抑,才是最愁的最不健康的。
我靠,这wordpress的排版,写的时候,看着还好,这怎么一发布出来这么丑。嘶,之后什么时候有空,把wordpress,换个博客框架,或者直接自己写个吧。emmm,要不就用fastapi吧。